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不要让投资陷入“沉没”

2023-05-29 10:22:20 华夏基金

眼看着A股陷入震荡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可能还没什么,而对于一些想要重新调整投资机会的小伙伴来说,可能却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短期内「想要调整基金组合」,该怎么选择呢?

小夏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人对于亏损的基金往往会选择“咬咬牙不要割肉”,但对于出现盈利的基金却卖得没太多心理负担,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又真的合理吗?


(资料图)

01

投资中的“沉没成本”

假设你花150元买了一张IMAX厅的电影票,并满怀期待地去看了,20分钟后你发现这部电影沉闷又无聊,你身边的人有些忍耐不住已经开始离场,这个时候你是会选择提前离场还是继续看完?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忍受着无聊继续看下去,毕竟“来都来了,电影票钱都花了”,你可能还会想,“如果是普通厅50元就算了,这张票我可是花了150啊,提前离场也太亏了吧?只剩下两个小时,看完得了”。

明明知道电影很无聊,却为了已经花了的150的电影票而不愿放弃,经济学对这种心态给出了一个专业解释,叫做: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且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比如买电影票花的那150。

我们在面对沉没成本时往往有一种心态: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放弃就太可惜了。于是,为了挽回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如果你坚持看完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损失的可不仅仅是150元的电影票,还有两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

沉没成本在投资中也很普遍,出于对损失的厌恶,沉溺在已经付出成本且不可收回的投资中无法自拔,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说,在两只基金中选择一只卖出,一只赚了5%,一只亏了5%,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卖出那只盈利的、保留那只亏损的。究其原因,是在我们心中有一个虚拟的“心理帐户”,这个账户把获利部分计入盈利,卖了那只盈利的基金,是及时落袋为安了;而亏损的基金未来可能还有回本的希望,现在一旦卖出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损失。

02

真正的高手敢于舍弃沉没成本

“金融大鳄”索罗斯曾说,“我不认为(沉没成本)这种办法可以挽回损失。”不愿面对损失,不肯承认自己投资决策上的失败,在损失面前执行“鸵鸟”策略,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更糟糕。

我们统计了全市场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数据,2018年市场下跌中有493只基金当年亏损,其中342只单年度亏损超过20%,而这493只基金中有31只持有至今依然没有回本,其中还有6只亏损幅度相比2018年时更大了。

而同样是自2018年以来,还有46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累计实现正收益,其中42只期间回报翻倍。(数据来源:wind;“持有至今”“自2018年以来”统计时间段均为2018.01.01~2023.05.26)

这,就是选择不同所造成的最终持有收益不同。

投资看的是未来而非过去,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是不应被考虑在内的。面对投资的选择,更好的标准应该是看这只基金的质地好不好?投资的行业板块未来趋势怎么样?对投资组合价值在哪里?

如何抉择呢?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扪心自问:如果我现在有一笔资金,会选择投哪只基金?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是你对已经持有的基金的回答。对于基金、股票或是其它的投资标的,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而且长期来看发展趋势并不乐观,基本面并没有改善迹象,与其盲目“坚守”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接受沉没成本选择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

当然,如果这只基金现在亏得比较多,但本身投资管理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所投行业在短期震荡中暂时低迷,从长期来看发展趋势依然是乐观的,那么请你继续坚持。还是那句话,投资看的是未来,对于这类基金来说,短期的低迷可能暗藏更好的投资机会

市场还会震多久?所有人都无法准确预测,但希望大家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出自理性审慎思考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