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太空生活“保供”记 全球播报

2023-05-09 18:03:11 金羊网

马上,中国人的 " 太空之家 " 要补货啦!天舟六号 " 快递小哥 " 正准备送货上门。

5 月 7 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区,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相关资料图)

中国空间站已进入应用和发展阶段。截至目前,载人航天各战线天地一心、默契配合,航天员乘组圆满出色地完成了艰难繁重的任务,在浩瀚星空谱写了中华儿女圆梦九天的浪漫诗篇。

↓↓↓让我们先跟随镜头,隔着屏幕体验航天员们新奇有趣的衣食住行……

每天清晨,一声 " 早上好 " 的互致问候,驻守 " 天宫 " 的航天员与地面的科研人员在天地之间会心一笑,默契十足开启新的一天。

时间拉回 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他们成为最先体验新居的 " 幸运儿 "。

汤洪波仔细整理好衣领,撕开包装,享受一袋干净可口的饮用水。隔壁 " 房间 ",聂海胜、刘伯明麻利地叠齐了床铺,穿好航天工作服,把 " 工具收纳袋 " 系在腰间。刷牙、洗脸、照镜子、刮胡子,日常洗漱的常规步骤,在太空一个都不少。

这样相似的场景,在往后的太空生活中每天上演。

航天员为浩渺星空带来 " 人间烟火 ",背后离不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科技人员的坚实保障。他们和航天员共同书写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人的飞天传奇。

"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当中国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太空漫步,惊艳世界的,不仅有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灿烂的笑脸,还有她身上舱外服那一抹动人的黄色标识。

这款新一代飞天舱外服,一针一线倾注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就拿头盔面窗来说,其制作就需要经过 47 道工序。

" 不行,有碎末!" 在双层压力面窗制作过程中,科技人员正在对可视区夹层进行氮气吹除,通过一根空心针透过密封胶层输送气体。他们突然发现,在针扎入的过程中,有两粒胶的碎末进入了密封的面窗夹层。

碎末虽然只有沙粒大小,理论上对视觉没有大的影响,科技人员眼里却 " 容不得一粒沙子 "。关乎航天员生命安全,不能有任何差错。他们改变生产工序,采用先预埋空心针再进行内外层面窗粘合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密封胶穿刺产生多余物的问题。

面窗尚且如此,一套由 100 余个单机产品组成的舱外服,还要经过严格的自检互检专检等多道程序,装配一套舱外服需要近 4 个月……这已经是最快速度。

" 口感不错!"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围在一起,庆祝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中秋。当蔡旭哲高举一捧在太空种植的绿油油生菜,同样骄傲自豪的神情,也出现在地面科技人员的脸上。

为了丰富 " 太空餐桌 ",科技人员可谓煞费苦心,围绕太空植物培养开展研究试验,设计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终于实现 " 太空种菜梦 "。为了让航天员吃得香,研制出 120 多种符合航天员饮食习惯的航天食品,黑椒牛肉、松仁玉米、猪肉白菜馅和鲅鱼馅饺子等营养、健康的中华美味,一口气全搬到了 " 天上 "。

" 翟志刚是东北人,爱吃带有豆角和土豆的炖菜;王亚平来自海边,喜欢海白菜、金枪鱼等海产品;叶光富来自成都,更偏向辣一点的口味…… " 科技人员对每一位航天员的口味都了如指掌。特殊日子里,他们还为航天员准备了节日礼包和庆祝生日时的美食 " 盲盒 "。

空间站里,叶光富戴好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过滤水样,仔细观察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每个月,航天员都要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

和在地球上一样,充足的氧气和洁净的用水对人类太空生存至关重要。中国航天员能舒适地在轨生活,离不开科技人员研制的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这套系统能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变成氧气,把废水变成纯净水。如今,我国空间站实现了氧气资源 100% 再生,空间站环控生保六大再生系统稳定运行,水资源闭合度提升到 95% 以上,每年减少上行补给 6 吨。

聂海胜 " 飘 " 到舱体中间,拿起一个类似健身弹力带的拉力器,一组、两组、三组……他敏捷地做起了各种拉伸动作。伸手轻轻一够,还能借助舱体吊环来个帅气的 " 引体向上 "。旁边,另外两位航天员也在热火朝天地健身,一会蹬蹬太空自行车,一会又在太空跑台上快速奔跑。

空间站的健身区里,人们能想到的健身器材这里基本都有。每天,航天员 " 解锁 " 着各种健身姿势。不同的是,太空跑台多了束缚装置和减震设备,太空自行车上没有座椅……

这些特制的健身器材,正是科技人员为帮助航天员锻炼肌肉力量、降低失重影响所精心准备的。

研制太空跑台过程中,科技人员发现跑台产生的噪声值不达标,经过用噪声计测量、用耳朵仔细分辨,最后定位到数十个具体噪声源部件,反复调整、拆装和测试后,噪音离标准还差一点点。

就为了这 " 一点点 ",科技人员把 1000 来个零配件逐一进行审查、完善装配工艺——噪音数值终于达标了。

茫茫星河中,有一颗编号为 35313 的小行星。它很特殊,在 2008 年被国家天文台命名为 " 航天员中心星 "。这个名字,正是来源于中国航天员中心。

空间站和小行星遥相呼应、日夜同行,恰如航天员中心科技人员和航天员守望相助、日夜相伴。

海南文昌,天舟六号整装待发;不久以后," 太空之家 " 的 " 大三居 " 又要迎来新居民——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正在紧张地训练准备,他们也将奔赴天宫,体验这多姿多彩的太空生活!

来源 |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

责编 | 谢哲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