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帅”肩上的任务,可不轻。
(相关资料图)
文/每日财报 栗嘉
从2018年4月至今,哈尔滨银行(6138.HK)股价狂泻,最新市值仅30.79亿元,股价徘徊于0.28港元/股附近,已成为港股中“银行唯二仙股”。
所谓“仙股”,是源于香港股市,“仙”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指其价格已经低于1元,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这类股票易暴涨暴跌。虽然自上市起,哈尔滨银行股价始终低于其发行价,但在2018年4月之前,除短期波动,基本可以稳定在2港元之上。
到底是何以至此呢?深究其中,其实不难发现这与哈尔滨银行近些年业绩和内部监管变动等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3月13日,哈尔滨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黑龙江银保监局的批复,核准姚春和担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自3月3日起生效。这也意味着,距离上任行长“落马”快一年后,该行行长之位正式补缺。
可是近年来,哈尔滨银行的业绩并不容乐观,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此外,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持续性上涨,经营压力可见一斑。哈尔滨银行“新帅”肩上的重担,可谓不轻。
净利三年连降,资产减值或成主因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营收和净利双双下行现象尤为明显。
据年报显示,2019年-2021年,哈尔滨银行营收分别为151.24亿元、146.06亿元、132.2亿元;增速分别为5.58%、-3.43%、-15.66%。净利分别为36.35亿元、7.96亿元和3.99亿元;同比增速-34.79%、-78.11%及-49.9%。
再据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93亿,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4.95亿,同比下降41.89%。不得不说,哈尔滨银行的净利润一降再降着实显眼,而这主要与该行的减值损失有关。
《每日财报》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38.76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中有34.48亿元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比重高达88.96%,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3.05亿元,占比7.87%为第二大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比重第一的客户贷款和垫款的减值损失直接影响了哈尔滨银行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
与此同时,影响营收最主要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指标,近年来也大幅下降。2019年-2021年,哈尔滨银行该行这一指标分别为22.26亿元、8.8亿元和6.97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该行净利差、净息差等多项指标也都出现了下滑。2022年上半年,其实现净利差1.79%,净利息收益率1.82%,分别较2021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
不良率持续攀升
众所周知,不良贷款率过高,也会对银行财务和经营状况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而截至2022年6月末,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4.66亿元,较2021年末略有下降;不良率为2.95%,较2021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分业务类型来看,2022年上半年,该行贷款不良率从2021年末的2.97%升至2.98%;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78%升至2.97%。分行业来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及制造业,不良贷款分别为13.95亿元和9.510亿元;不良率分别为5.27%和15.47%。
哈尔滨银行对此解释称,该行始终坚守小额信贷战略,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客户群体中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及制造业又是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较大的群体,受宏观经济波动和疫情反复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在现阶段诉讼流程缓慢、执行效力较弱的情况下,清收处置效果不达预期,因此以上行业不良贷款金额和不良率占比较大。
拉长周期来看,2014-2021年,该行不良率也是“节节高”。由图可见,其在2021年终于实现不良率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向下,但2022年半年度的数据又泼了一盆冷水。
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也受到了很大程度影响。2022年半年报显示,哈尔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7%、10.84%、12%,较2021年末分别减少了0.41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和0.54个百分点。
高管频频变动 引发外界质疑
当然了,数据也只是分析银行经营状况的一方面,银行内部才是更为重要的存在。尤其,高管对于上市银行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公司的高管频频变动,可能会加重投资人对未来长期可持续价值的担忧。
《每日财报》注意到,从2021年开始,哈尔滨银行的高管层便开始了密集变动。2021年3月,该行原董事长郭志文任职期满离职,由邓新权接下接力棒。仅过一年时间,2022年3月,行长吕天君以及董秘孙飞霞同时离职。随后,两人双双被查。
同年7月,哈尔滨银行委任姚春和为行长,今年3月份获得监管机构的核准。不难看出,在如今哈尔滨银行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对于姚春和来说,如何解决不断下滑的业绩以及大刀阔斧的内部整治改革,相信是一场难打的战役。